美国著名学者阎伟红博士学术讲座在山西晋中信息学院成功举办

【美亚新闻中国山西晋中信息学院电】2025年4月9日晚7点至8点30分,美国著名学者阎伟红博士在山西晋中信息学院举办了一场以“The interdisciplinary significance of experiment + theory in the era of AI~ A Case Study of Chinese Ancient Scripts”(《AI时代实验与理论跨学科的重要意义——以中国古文字为例》)为主题的精彩讲座,吸引了近600名师生热情参与。

观众座无虚席

讲座伊始,阎伟红博士围绕 “AI时代”“文化本体” 及 “跨学科” 三个关键要点展开深入探讨。在分析变革、转型的时代背景下,着重指出 “文化本位思维乃人类竞争的唯一基础,正如文化具有多样性与文化性价值一样,AI也具备文化思维。面对AI时代,个体、民族和社会都需要深刻反思自身的位置、身份与历史根源,学校的转型离不开学者和教师的转型”。

阎伟红教授在晋中学院巨型影院开讲

在阐述 “跨学科” 的重要性时,阎伟红博士强调其作为 “一切学科创新之母” 的根本性意义,点明跨学科的根本目标是构建民族教育体系和拯救民族文明。他深入探讨了汉字与书法和科学在AI时代的重要性,阐述跨学科的诸多有力支撑,如书法与脑可塑性治疗体系的关联、书法学与禅学的渊源,同时结合美国教育战略,如STEM和STEAM融合教育模式,突出跨学科融合的发展趋势。

讲座核心环节是丰富的跨学科案例分享与分析:

  • 学术成果展示 :阎伟红博士介绍了一本专门为美国读者撰写的《六体书艺术》书法书籍,展示了汉字书法在美国的传播与文化影响 。
  • 教育实践记录 :通过播放纪录片片段,呈现书法浸润式课程在美国K – 12教育的实践情况。
  • 理论研究剖析 :以 “汉字与书法当代抽象解构延异” 为例,借助德里达哲学理论(语言学),以汉字解构延异图像符号为基础,构建出一套可进入课堂教学的跨学科教育大纲。
  • 多案例深入讲解 :还详细阐述了多个跨学科案例,包括 “汉字书法以命题作为前提条件的‘实验+理论+反身性’ 的意义。他向大家详细解释了《抽象范式下‘白石’主题与形式解构延异》、《论文研究的跨学科英文题目思考》, “《几何范式解构延异金文体‘爱’》和《王羲之楷书‘羊’与不可能建筑》” 动态叙事的图像逻辑推理,展示了相关跨学科视频与研究。

王羲之楷书“羊”与当代建筑

讲座末尾,阎伟红博士得出诸多重要结论:实验理论体系有助于构建多种科学思维模式;要依据华夏文化构建跨学科体系和详细的民族教育框架大纲;强调个体与大数据之间的联系,鼓励成为大数据的积极贡献者,并展望超文本 – 超图像的新认知趋势。

讲座结束后,阎伟红博士欣然应学院邀请至专家薄留言 “道立为一”。山西晋中信息学院现场向其颁发聘书,特聘他为学院的特别教授。阎教授为感谢信息学院,特慷慨向学院赠送了他的代表作《一笔画解构延异克利姆特著名作品“吻”》,全场近600名听众为之热烈的掌,并对这场精彩的讲座致以诚挚感谢。

右:《一笔画解构延异克利姆特著名作品“吻”》

随后,阎博士还应张晶晶教授邀请,参加 “围炉夜话” 特别节目,与学生们亲切交流留学美国的经历、 通才教育和跨学科研究等话题,分享自己作为美籍华人学者在美国的生活点滴。

左:阎伟红;右:张晶晶(李英伟摄影)

此次讲座为信息学院的师生带来跨学科研究的前沿理念与广阔视野 。

新闻报道来源:爱梅莉夏洛特报道,美国世界中国学研究会

Leave a Comment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